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乡镇街道
2017杭州富阳·渔山稻香节开幕
2017-11-13 来源:
11月11日上午,2017杭州富阳·渔山稻香节在省级粮食生产功能区开幕。金黄色的稻浪中,到处都是前来参与农事体验、分享丰收喜悦的市民。游一游千亩金色稻田,赏一赏妙趣横生的稻草人,品一品原生稻香,丰饶美丽的渔山之秋一如既往地受游客们追捧。
今年的稻香节主题为“乡村振兴,稻香渔山”,开幕式分序篇“富春卷首传佳音”以及“渔浦江山天下稀”“山居图中作卷首”“稻熟年丰悦金秋”“香米醇酒堪悠游”四个篇章进行,通过创意趣味表演、诗朗诵、歌伴舞等形式,上演了一场既富现代气息又接乡土地气的演出,展示了渔山乡悠久历史、灿烂文化和渔山群众发展渔山、建设渔山的决心和信心。杭州市政协原副主席何关新,富阳区领导徐林亮、夏芬、祝一君、何献忠等参加开幕式。
当天下午还有十九大精神进田园文艺汇演、米制品美食节、田间旗袍秀等活动。稻田亲子运动会、行摄稻田间等也都精彩纷呈。
本届稻香节将持续至11月19日。
在稻田里找回割不断的乡村记忆
“到了,到了!”沿着春永线,转进渔葛线,眼前顿时开阔起来,这是渔山乡千亩省粮食生产功能区,成片色泽金黄的水稻,摇曳在秋风中,收割机在稻田里纵横穿行,吞吐出金黄的稻穗,阵阵清香从田园里弥漫过来,让人神清气爽。
获之挃挃,积之粟粟。丰收的美景本就让人满心欢喜,节庆时节的渔山乡,更添一份热闹。十二生肖、七仙女、农耕老夫、动物世界等形态各异的稻草人造型,穿插于一望无际的稻田之中,在日光的照射下显得尤为生动。
游客在稻浪间穿行,用相机记录秋日的色彩,感受生活的惬意。山水之间有真意,春江之南闻稻香,眼下的这一片田园,仿佛就是人们心底用来安放思念的故乡。
正是那金色稻田里的乡愁,令离乡在外的华兴伟,特地回到家乡,一睹被他称为“农民们自己的节日”的稻香节。
“虽然工作就在杭州,离渔山不远,但实际上每年能回老家的次数很少,更不会每年都有机会赶上稻香节。今年特别安排好时间回来看看,觉得我们渔山真心漂亮,稻田文化开发得真心好!”华兴伟说。
稻香节上,主办方还特别在林峰新村开设了米品一条街,集中展示富阳本地的各种美食。几十家店铺汇聚在一起,有的是业内知名企业,不远千里而来,有的是村民自制的土产品,满街都是诱人的香气。
除了米果、年糕、粽子等传统美食,大麻子酥饼、龙门油面筋等富阳本地的明星产品,也能在米品一条街上品尝到。此外,还有土番薯、龙羊臭豆腐干、油沸馒头等,令人流连。
值得一提的是,在米制品一条街上,还能直接买到渔山乡刚收割下来的新米,米花、米花糖、米粉、米酒等一系列新米制作的点心,吃一口都是满满的幸福。
开幕式文艺演出精彩纷呈
伴随着歌伴舞《欢聚一堂》欢快明朗的旋律,2017杭州富阳·渔山稻香节开幕式文艺演出拉开序幕。
曾在渔山乡司法所工作的童方方,带来渔山乡今年新出炉的村歌《渔山让你醉》,优美的旋律飘荡风吹稻浪的暖阳里,伴随着稻香的余味,唤醒了每个人骨子里回归农耕、守望田园的真挚渴望。
“在这里,山望见水,水映照山,白鹭和飞鸟在稻田之上,灵动如音符。在今天,我赞美乡村的宁静,也感叹她的现代。我看见玫瑰和青菜在同一个庭院里。农作物生长,然后收获。鲜花向阳而开,袅袅婷婷。一切都让人喜悦。”周炜和叶萍两位渔山籍教育工作者联袂带来的诗朗诵《渔山,乡村叙事》,深情的朗诵不加修饰,却一下子摄人心魄,让人感受到可贵的真心和美好的乡情。
渔山老农的农趣秀掀起了小高潮,听名字就知道,这是一个由渔山老农演出的节目。“啷哩格啷嘿啷哩格啷,你要是想念爹和娘,就去闻闻那个稻花香,他会带你回到故乡,青山绿水大草房……”《稻花香》的曲子一起,农夫农妇们就拿上“道具”出场了。钉耙、背架子、簸箕、木瓢、淘兜、背篼、笼窗、披搭子、风车,这些传统的农耕工具,都成了台上经典的演出道具。演员们身着平常的衣服,卷起裤腿边,戴上草帽,肩搭一块白毛巾,以T台走秀的形式,再现了几十年前的农耕场景。即使没有在那个年代真正生活过,也依然能感受到他们对于农业事业执着一生的热爱。
虽然他们没有丰富的舞台经验,更谈不上醇熟的表演技巧,却赢得了台下一阵阵的喝彩与掌声。
在魔术《魔幻田园》中,人称“江南版”刘谦的林广上演了精彩的人体悬浮表演,还邀请现场观众一起,用渔山新米“炒制”了一大份热腾腾的米花。
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程佩洁等也都来到现场,为大家带来了精彩的表演。
正如主题朗诵《乡村振兴 稻香渔山》读到的那样:“农业强乡,生态美乡,文化新乡。‘活力、田园、城市、幸福、和谐’,这些新标签,表达了渔山关于乡村振兴的解读”,整场开幕式演出以极富渔山特色的表演,融合了农耕文明与现代科技,展现了渔山的灿烂历史与美好未来。
近年来,渔山乡党委、政府充分发挥区域优势和资源优势,大力推进“生态休闲之乡”建设,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
乡党委书记陆建荣表示,渔山稻香节不仅是渔山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一件盛事,更是响应上级要求,保障粮食安全、推动农业发展、促进文化建设的一次盛会。“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乡村振兴战略,这与我们致力于建设‘生态休闲美丽渔山’,打造‘都市里的美丽花园’的战略定位不谋而合。渔山乡将保护好这一方独有的山水文化资源,重构乡村美好生活,描绘出精彩的‘富春山居新画卷’。”
【短评】
走在乡村振兴路上
这是一个对美好生活向往的生动故事。
六年前,是坚守传统水稻种植,还是改种流转价格更高的苗木,渔山人的选择出现过彷徨、动摇。
稻香节的出现,坚定了村民种粮的信心,坚定了绿色发展之路的信心,而且一办就是连续六年。守住了这片粮食生产的“堡垒”,渔山乡引种优良稻种,打造生态品牌,建立专业合作社……水稻平均亩产从过去的400公斤增至如今八九百公斤,去年渔山科技攻关田的亩产量以982.6公斤,夺得杭州市第一名。无公害“渔穗”牌大米,从原先的每公斤5元上升至12元。
让农民增收,只是举办稻香节的用意之一,更多的是农业增效,打造“富春卷首,稻香渔山”品牌,有助于新品种的引进,带动周边产业的发展,如农家乐、民宿等。同时,稻香节也让渔山的农村增色,倒逼产业转型升级、环境整治提升、思想观念转变等。这个全国唯一以农耕文化为主题的稻田节日,如今名气越来越响。提到稻香节,提到农耕文化,就会想到渔山。
今年,渔山乡顺利完成村两委换届选举,面临春永线拆迁、五岭村征地、渔葛线扩建等重大变革,仍坚持举办稻香节,这是打造品牌的需要,也是全体渔山人的殷切期盼。
从开镰仪式、农事体验,到田园相约,再到今年的乡村振兴,稻香节主题在变,但让“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的目标始终未变。除了发展“山下渔山”,渔山人还将倾力打造“山上渔山”。新时代的渔山人,对乡村振兴,有信心,有憧憬,更有激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