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新闻资讯 News

联系我们

席协会联系方式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乡镇街道

春江街道人民调解工作 百花齐放 百家争鸣


2018-01-30 来源:

一、成立“平安双百”工作室。今年10月份,为有效化解各类民间纠纷,健全完善“群众少跑腿、部门多发力、问题在一地解决”的矛盾化解联动机制。春江街道组织法院、公安、司法、检察等相关部门召开了“最多跑一地”联动工作会。 对“最多跑一次”相关工作制度进行了落实,成立了领导工作小组,建立了工作机制。春江街道在此基础上成立“平安双百”工作室,以工作室作为“最多跑一地”的工作平台,以“平安双百”为动力和目标,真正实现矛盾纠纷一地的高效、便捷化解,为老百姓带来实惠和便利。

二、打造企业品牌调解室。春江街道发挥企业调委会的积极性,在现有的30家企业调委会中甄选两家调委会作为试点,建立企业品牌调解室。

三、建立联动联调中心。8月份,春江街道开展了联动联调试点工作,春江司法所、派出所、城南派出所、律师事务所、钱塘“老娘舅”等相关工作人员参加了动员会议。联动联调试点工作在警律联调的基础上融合了诉警联调、警民联调等机制,并以律师、调解员、老娘舅、司法所工作人员等作为第三方力量做好基层派出所在日常工作中处理的各类矛盾纠纷化解工作。

四、织好调解全覆盖网。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春江街道的调解工作充分和网格化管理相结合。人民调解员都成了网格管理员,有的还担任了网格长。调解员充分发挥网格优势,结合平常的巡防和各类检查,深入辖区各个角落,编织成一张调解大网,开展矛盾纠纷排查,及时发现问题。坚持抓早、抓小、抓苗头,一有矛盾纠纷,第一时间把把现场照片发到微信群,把纠纷的处置情况通过app上报到街道。一些纠纷,申请、登记、调查、调解、签订协议一气呵成,一个工作日内就处理完毕,既防止了矛盾激化,同时也得到当事人的认可。

五、推行“一村一调解品牌”。春江街道坚持遵循“小事不出村,矛盾不上交”的枫桥经验。九个行政村各显神通,发挥自身的调解特色。以其中四个村为例,一是建立“三有三肯”老娘舅志愿队。新建村因退休在家的老党员、老干部较多,邻里家庭纠纷少不了有威信的人来调和。于是,村结合自身实际,公开招募有时间、有耐心、有热情,肯说话、肯干事、肯帮忙的“三有三肯”的人员,成立“三有三肯”老娘舅志愿队,最终有十五人自愿报名。二是成立司法服务工作站。太平村把原先的司法服务工作室从幕后延伸到台前。工作站设在村便民服务中心,专门有人主动接待村民有关调解、普法、咨询等各类事务,针对村民的诉求和相关的工作人员联系,第一时间进行答复和解决,免于村民来回奔波,让村民享受家门口的一站式法律服务。三是成立调解专家讲师队。临江村利用有专门法律专业毕业的调解员组成讲师队,积极参与村民调解,并定期给村调解员授课、传授法律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