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新闻资讯 News

联系我们

席协会联系方式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富阳最新动态

首个嵌入式微型“博物馆”亮相大运河地铁站


2025-09-12 来源:


当千年运河“跑”进地铁站,属于杭州的沉浸式文化之旅,正翻开崭新篇章。近日,往来地铁5号线大运河站的市民发现,大运河地铁站站厅焕然一新,纸雕、篆刻、摄影等作品铺陈了整个站厅空间,文化气息迎面而来——大运河地铁“博物馆”亮相了,为杭城开启了一扇了解运河文化、感受城市魅力的新窗口。

作为目前国内唯一以大运河为主题的地铁嵌入式“博物馆”,它不仅是文化的陈列,更是一次城市公共空间功能的全新探索。杭州,正以地铁站厅为新的文化宣传窗口,将悠久历史与当代生活无缝衔接,让文化流淌在城市足印间。

记者来到地铁5号线大运河站,虽然是工作日的下午,但站内人流量依然不小。走进站厅,首先映入眼帘的是20米长的纸雕,如画卷徐徐展开,古代、近代、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以及当代四个时期的拱宸桥畔风情一窗呈现,搭建起一座连接过去与未来的桥梁。运河之上,浙江展览馆、拱宸桥、香积寺、小河公园、望宸阁等地标性建筑依次展现,市井烟火与人文荟萃交织,让我们得以领略大运河水脉的奔腾绵延,见证拱墅城区的跃迁发展。

站厅另一侧的《大运河当代影像展》则以世界、中国、浙江、杭州・拱墅四个板块为线索展现流动的运河,展现运河两岸现代都市的蓬勃风貌,凸显大运河在世界视野下的独特价值。

《百运同河》特展格外瞩目,百枚“运”字章跃然墙上,或雄浑、或精微,风格各异,既有古代名家之作,也有西泠印社当代社员墨宝,成为“来杭州,走大运河”的生动注脚。

丰富多元的展陈悄然改变着通勤节奏,不少行人放慢脚步,在匆匆旅途中驻足凝望。“我就住在桥西,从‘运’字下走过,天天有好运。”市民沈女士表示,家门口这些熟悉的文化地标变成了地铁站内的艺术展陈,让她这个“运河居民”非常自豪。

大运河地铁站开启微型“博物馆”,不仅是一种静态的展示与输出,为大运河文化的传播与发展再添新平台,也将地铁站升级更新为一个具有地域特色、文化氛围、服务导向的公共空间。在杭州大运河地铁博物馆《百运同河》的一侧,特设了“常行不止”的篇章,通过视频影像与AR地图,进一步解锁大运河沿线的文旅资源。

“手机扫一扫,运河沿线好玩好逛的就都跳出来了。”来自宁海的华女士正对着AR地图研究周边的博物馆群,她是专门带着上小学的儿子来做研学旅行的,“我们已经迅速规划好了逛吃的路线。”

“我们不但设置了AR互动点位,还在电梯上行墙面绘制了‘大运河出游计划’,游客可以提前开启漫游,直观感受运河沿线丰富的文旅资源,激发探索的兴趣。”杭州拱墅区大运办相关负责人表示。

作为地铁“博物馆”的设计方,浙江风盛传媒股份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透露,大运河地铁“博物馆”将成为一个具有区域辨识度的“文化样本”,形成可触摸的城市记忆。我们也期待未来会有更多的特色站点,成为市民与游客读懂杭州的“第一扇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