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新闻资讯 News

联系我们

席协会联系方式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乡镇街道

场口片各乡镇倡导淡化过时节成效显著


2012-11-21 来源:信息中心

每年的农历十月十五,都是环山乡最热闹的日子。在这个传统的时节里,村中搭台唱戏,集镇地摊云集,各家请人吃饭,已经成为当地的一种习俗。

然而,这种过节习俗越来越费力耗钱,越来越成为百姓的包袱。近日,为响应老百姓的呼声,环山企业家联合发起倡议,倡导新的理念和风尚,号召全乡人民文明过节、和谐过节,引导时节向理性的方向发展。从今往后,过时节期间大摆宴席的情景将在环山一去不复返了。

除了环山乡以外,富阳的新桐、龙门、场口、常安等乡镇也在近年来越来越多地认识到过时节所带来的负面效应,陆续尝试“改革”,提倡文明过节,取得了积极的成效。

环山乡:淡化时节,文明和谐过节

环山乡过时节的传统已有几百年历史,起初是为了给村中50岁老人做寿而兴起。近年来,环山各村在过时节期间轮流搭台唱戏,氛围一年比一年浓厚。

“过节的本意是好的,但这么多年下来,扭曲了它的本意。”环山企业家、富阳申能固废环保再生有限公司董事长叶标说,“过节期间大摆筵席、大吃大喝已经成了一种风气,有的家庭一年到头的收入有一大半都花在了过节的三天里。”

环山铜商会会长孙根申说,过节期间,热情好客的环山百姓总要大摆酒席,招待宾朋好友,客人越多越荣耀,以至于互相攀比之风日盛,严重铺张浪费,最普通的家庭请人吃饭的花销都要超过1万元,“老百姓不堪重负,怨声载道,据各村的调查,要求淡化过节的老百姓占95%以上”。

为此,环山铜商会和青年商会积极响应民意,在今年过节的日子到来之前,及时召开座谈会,提出文明过节、和谐过节。

“戏不唱了,地摊也不允许摆了,也不提倡家家户户请人吃饭。”叶标说,商会致力于恢复过时节本来的意义,即为老人做寿,提倡各村淡化时节,有老人做寿的家庭摆酒席请客人,其余则一律不再搞宴请,“至于企业主,我们也要创新、改革过时节的模式,本地的客人都不邀请了,外地客人来,就以业务答谢会的形式招待,这样一来,宴请的范围就小了不少,过节的风气也就淡下来了”。

新桐乡:今年起取消“过时节”

今年5月,新桐乡在全乡村民中搞了一次民意调查,有3216户村民赞成取消过时节,占总数的84%。

春渚村村民叶群华向记者摊了一本去年过时节的费用账:从农历八月二十二开始,每天中午和晚上就有三四桌客人,连续3天花费近5000元。

新桐乡也给全乡过时节的费用算了笔账:全乡3000多户农户,按最保守估计,总过节费在1500万元至1800万元。用这笔钱建新房,按现在的建房价格,可建造六七十幢新房。

因此,新桐乡今年下决心取消过时节,要求各机关干部和企事业单位负责人一律不得应邀到村干部及亲朋好友家过时节,学校不得以“过时节”为名放假,不准用村集体资金组织戏曲演出等集体活动。

一系列措施下来,新桐乡今年的“过节”风气明显淡了下来。乡长刘海军说,消除时节、文明过节是个系统工程、民心工程,也是个长期工程,新桐乡将逐步转变民风,直至彻底取消过时节的陋习。

龙门镇:取消“九月初一”庙会

龙门镇的“九月初一”庙会由来已久,沿袭至今,传统时节逐渐变了味,吃喝铺张浪费严重,褪变为变相收费摆摊的集会,让村民不堪重负。同时,时节期间,每天有近万人次进出,造成古镇周边道路堵塞,交通在高峰时段几近瘫痪。许多商家以次充好,假冒伪劣商品盛行,廉价娱乐活动摆摊设点,安全隐患较大。

去年,应各村的联名提议,龙门镇决定取消民间举办“九月初一”庙会活动,禁止集资做戏、摆摊收费等行为,对庙会活动进行转型提升,倡导节俭过节、文明过节、健康过节、安全过节。

庙会过节虽然取消了,但“三十岁同年会”被保留了下来,等到九月初一那天,龙门镇里年届30岁的村民会做一些慈善活动。同时,该镇还举办民俗风情节、镇全民运动会等活动,引导群众向运动休闲的健康生活方向发展。

常安镇:文化宣传月推动移风易俗

2006年之前,常安镇36个行政村共有大小时节19个,每逢过节,企业停产、工人停工、学生放假。从阴历九月开始到十一月结束,整整3个月,牵涉到的人力、物力、财力、警力等无法估算。

针对这一现状,常安镇适时提出了将19个时节合并为3个,同时打造“文化宣传月”这个载体,通过文化体育等丰富多彩的活动,坚持不懈地倡导健康、文明、科学的生活方式。

今年,常安镇还在时节期间举办了一个“生态和谐魅力新常安”图版展示,组织党团员开展志愿活动。各村也开展了一系列文体活动,极大地满足了民众的精神文化需求,巩固了改革传统时节的成果。

场口镇:打破旧俗,节俭过节

每年的农历八月十五开始,场口镇各村相继“过时节”,因其历史悠久、乡土气息浓厚,一直深受当地百姓青睐。然而,近年来,由于生活条件的改善,老百姓过时节讲排场比阔气,奢侈挥霍现象和赌博之风日盛,严重干扰和影响了广大群众的生产和生活,同时也给社会治安带来了很大危害。

为此,从2005年开始,场口镇提出“移风易俗、文明过节”,多次召开村干部、老年协会会长、派出所民警参加的座谈会,强调加强对文明过节的引导。

今年,场口镇真佳溪村特地对全村农户进行了摸底调查,参与调查的900户农户中,同意取消旧习的有750户。因此,该村的村支两委成员经商讨,决定尊重大部分村民的意愿,改掉原有的过节习惯,过个节约、健康、祥和的中秋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