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部委办局
人大工作通讯第8期
2011-08-29 来源:人大办
关于我市基本药物制度实施情况的调查报告
市人大常委会教科文卫工委
2011年8月
根据全省统一部署,我市从2010年12月10日起,在25个乡镇(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及其一体化管理的社区卫生服务站、村卫生室开始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至今已有8个多月。其效果如何,群众是否满意,还存在什么问题和困难,市人大常委会对此十分关注。8月上旬,市人大常委会教科文卫工委在郎卫国副主任带领下,到场口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采取解剖麻雀、以点带面的方式,调查了解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实施基本药物制度后的运转情况,倾听群众意见,深入剖析基本药物制度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困难,提出意见、建议。现将调查情况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
实施基本药物制度是新一轮医改工作的重点,是一项惠及千家万户的民生工程。市政府和职能部门对此高度重视,加强领导,完善政策,落实措施,健全机制,有力确保了基本药物制度的顺利实施,取得了明显成效。
(一)制度实施监管到位。市政府成立了以常务副市长为组长的富阳市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领导小组,以及由分管副市长为组长的富阳市基本药物采购领导小组,制订出台了《关于富阳市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的意见》和相关配套政策文件,明确工作目标、要求和各级各部门的职责任务。目前,全市25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及其一体化管理的社区卫生服务站、村卫生室统一配备和使用国家307种基本药物、省增补的150种和我市增补的68种非基本药物目录药品,共525种,这些基本药物不仅能够保证我市群众常见病、多发病的基本用药需求,而且考虑了妇科、儿科、慢性病等专科用药的需要,并将根据群众需求,实行动态管理、适时调整。从调查情况看,社区卫生服务机构都严格按照规定,对基本药物统一实行零差率销售、统一网上集中采购、统一药品集中配送、统一会计核算和药款结算制度、统一基本医疗保险优惠政策,并严格实行药品价格公示,什么药什么价,群众一目了然。
(二)配套政策相继跟进。基本药物制度实施后,我市统一把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作为二级财政预算单位,财务纳入乡镇(街道)核算中心,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市政府明确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运行经费,将通过服务收费和政府补助两条途径补偿,其中政府财政补助包括对中心的经常性收支差额补助和建设发展项目支出补助;经常性收支实行“明确范围、核定收支、差额补助、总量控制”的管理方式,建设发展项目支出按照“核定计划、专项安排、包干使用、绩效考评”的方式管理。目前,我市已制定出台了《富阳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绩效考核办法(试行)》、《绩效评估标准》、《富阳市公共卫生与基层医疗卫生事业单位绩效工资实施办法》和《富阳市公共卫生与基层医疗卫生事业单位基础性绩效工资实施细则(试行)》等配套政策文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财政财务管理办法》也即将出台。
(三)看病减负初步显现。从调查情况看,实行基本药物制度后,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药品销售价格、门诊均次费用大幅度下降,就诊人次明显上升,老百姓享受到了看得见摸得着的实惠。如,场口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上半年门诊人次为30658人,比去年同期增长14%;平均处方值却从去年同期92.5元下降至69.5元,降幅达14.9%;上半年业务收入252万元,比去年同期减少49.82万元。从全市层面看,据统计,今年上半年,全市25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及其站点门急诊人次达55.07万人,较去年同期增加20.12%,每门诊人次药品费用55.91元,同比下降24.92%,药品累计让利1717.63万元,群众满意度达99.2%,有效缓解了长期以来制约卫生事业发展的“看病贵”问题。
(四)服务水平有效提升。职能部门认真组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医务人员开展基本药物制度业务学习,征订、下发《国家基本药物临床应用指南》和《国家基本药物处方集培训资料》,每个责任医生人手一册,并利用基本药物培训师资力量对相关管理人员和责任医生进行知识培训,基本形成了基层医疗机构愿意配、医生愿意开、病人愿意用和优先使用基本药物的氛围。群众反映,现在实行基本药物制度后,医生待遇跟业务收入脱钩,规范了医生处方,避免了过度用药,不仅看病费用降了不少,医务人员服务态度也好了许多。
二、存在问题
虽然我市基本药物制度实施情况总体较好,但也还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需认真研究解决。
(一)基本药物制度还没有实现全覆盖。目前,全市共有17家改制卫生院,服务人口近12万。这些医疗机构由于未实现一体化的“六统一”管理,还没有实施基本药物制度,辖区群众不能公平享受国家医改政策带来的好处,群众意见较大。
(二)药品采购与配送环节管理有待进一步加强。调查中,反映最多的是药品配送体系不够完善,存在配送品种不全、配送不及时等问题。究其原因,一是药款拨付不及时,配送单位不给发货;二是基本药物价格低,配送单位利润少,配送积极性不高,导致供货不及时。
(三)基层医疗单位资金保障还没有完全到位。由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财政财务管理办法》还没有正式出台,目前市财政按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月平均药品差价数作为基数,按月预拨经费,难以满足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正常运转需求,基本药物集中采购周转资金也还存在比较大的缺口,药款难以及时支付。另外,场口等新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运转成本高,按人头核定的日常运营经费难以满足实际需要,购置办公设备资金自身无法解决。
(四)基层医卫人才队伍建设滞后。目前,我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医技人员数量不足、年龄老化、人才断层、后继乏人现象比较普遍,队伍整体素质不高,特别是有的乡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下属的一些站(室)因地处偏远,交通不便,待遇上又没有政策倾斜,医卫人员不愿到这些站点服务,院校毕业生也不愿去应聘。目前,全市有近20余家卫生服务站(室)“有房无人”,无法开展正常业务。
三、几点建议
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是一项人民群众看得见、摸得着的利民改革和德政工程,是政府得民心、群众得实惠、医疗机构得发展的重大创新,涉及千家万户,影响每个百姓。对此,就进一步抓好基本药物制度实施工作,提出以下三点建议:
(一)进一步加大宣传培训力度,确保医改成果惠及千家万户。首先要加强对医疗机构特别是基层医疗机构医务工作者的基本药物和合理用药的继续教育与培训,规范合理用药,提高基本药物配备使用率;其次要强化全社会的医改政策宣传和健康教育工作,提高公民对基本药物制度的认知度和对基本药物的信赖度,普及合理用药常识,改变不良用药行为,在全社会形成有利于基本药物制度实施的良好氛围。另外,要坚持公共医疗卫生的公益性,认真研究解决改制卫生院实施基本药物制度有关问题,实行基本药物制度全覆盖,确保辖区群众共享医改成果。
(二)进一步加强制度监管,完善基层卫生保障机制。要健全管理制度,加强基层医疗机构药品采购计划管理和与药品配送单位的沟通协调,进一步规范基本药物的采购、配送工作。针对目前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普遍存在的用药款支付其它日常运转费用,造成基本药物资金拨付不及时而影响药物配送的现状,要抓紧出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财政财务管理办法》,进一步完善社区卫生服务财政保障机制,结合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建设规模、人员编制、服务功能、服务人口等实际情况,科学编制预算,及时足额拨付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各项运转经费,确保基本药物资金及时拨付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正常运转。要根据管理绩效、基本医疗和公共卫生服务的数量和质量、服务对象满意度、居民健康状况改善等指标,严格对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进行综合量化考核,并将考核结果与资金安排和拨付挂钩。
(三)进一步抓好队伍建设,提高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水平。要加大基层医卫人员的继续教育和业务培训力度,并采取市属医院专家名医到基层医疗单位坐诊、技术骨干下基层锻炼等方式,支援和带动基层医卫人员业务素质和服务能力的提高。要结合我市实际,积极做好基层卫生人才的引进工作,从福利待遇、职称评定等方面,制定倾斜政策,引导和鼓励医学院校毕业生到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工作,尽快改变目前基层医疗单位特别是偏远乡镇社区卫生服务站(室)“有房无人”的局面,方便群众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