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乡镇街道
大源三岭村致力为农民创造“青山绿水栖安居”的居住环境
2013-10-09 来源:
■村庄名片
三岭村位于富春江南岸,离富阳市区30公里,毗邻萧山,由原来的三支村、岭下村合并而来。村庄位于狭长的丘陵地带,境内道路全长5.5公里,四周环山,风景优美,房屋沿山而建,是一个典型的山谷小村。全村有农户560户,常住人口1796人,村里主要产业为林业。
记者见闻
到了大源虹赤,还有山路十八弯,才进三岭村。沿着一条溪,径直往山里去,各个自然村依次排开,岭下村位于最里头。
68岁的张海校老先生接待了我们,他是一位教师,从未离开过三岭村,见证了村庄的巨变。他先讲了两句流传下来的俗语:“嫁女儿不要嫁岭下,嫁到岭下不如杀杀沿街卖”、“十八层桥,十里路外听不到稻筒响”。他说:“以前这里就是穷乡僻壤,两米宽的泥路,要走10来里,谁肯嫁进来?”
自去年起,全村道路实现硬化,拓宽至4—5米;主干路沿线两侧破旧房拆除,赤膊墙、旧房立面全部粉刷;铺设更精致的绿化,建起廊亭、健身场地、停车场、公厕,还有老年服务中心、休闲广场,小小的村庄,出落得齐整洁净。
“自从有了文化健身公园,以前晚上打麻将、看电视,现在大家都喜欢聚在一起跳舞、运动,业余生活丰富多了,村风村貌也更好了。”张海校满脸笑意,语调轻快。
“现在城里人喜欢往农村跑,乡风淳朴、山清水秀,就是觉得农村里脏,但经过这两年的整治,一改旧貌。现在,村里不仅空气好、水好,环境更好,村民素质都提高了。能在这里老去,是一件很幸福的事。”
张海校的家比起城里的别墅毫不逊色。当我赞不绝口时,他说,这里家家户户都挺好,他家只是一般。三岭村共550户农户实现庭院整治,其中有160户示范户。
张月桥家去年就被评为“杭州市庭院整治示范户”。74岁的张月桥在屋前屋后花了不少心思。2008年建的新房,庭院面积近百平方米,门口有条溪,一侧种点小菜,一侧是座假山,错落放置着盆栽。客厅里有一副朋友写来的对联——天然深秀檐前树 自在溪行槛外云。他说:“这几年,村里变化大,路变宽了,还有停车场,出行方便,家里搞得好一点,可以邀请朋友来玩。”
村民并不很是了解精品村建设、“百千”工程、美丽乡村,但他们真切地感受到居住环境的优化,感受着愈加幸福的田园生活。
美好蓝图
受自然条件限制,三岭村土地资源紧缺,规划、交通、休闲场所都是难题。村支两委多次召开村民代表会议和党员大会,编制村庄总体规划,抓住“百千”工程、空心村整治和精品村项目契机,大刀阔斧地进行改头换面的建设。
去年起,三岭村拆除破旧房屋面积6000多平方米,粉刷赤膊墙500平方米;完成横山庄至岭下3.6公里村道拓宽工程,解决出行难问题;在大坞新建1000平方米停车场,解决停车难;投资50万元,新建大坞休闲公园,为村民提供休闲锻炼场所;村庄入口建设村落地名标志等,弘扬传统文化。此外,相继完成溪道清淤、建设污水处理池、新增垃圾箱和垃圾中转房、成立保洁队伍等。
接下来,三岭村将按照精品村建设项目进度,继续完善道路及基础设施建设;增设各自然村的绿化面积、健身场地、停车场;对电力、广播、电视、通讯四线整理,配备相关视频监控;建立全村微动力太阳能生活污水收集处理系统等。
村指导员说:“三岭村不适合搞旅游,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提高本地老百姓的生活质量,我们更注重生态建设,致力于为村民创造‘青山绿水栖安居’的居住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