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部委办局
富阳分局抓“质量强市”出成效
2011-11-29 来源:信息中心
一、大力推进品牌战略
推进品牌战略是实施“质量强市”的主抓手,今年以来,我局加强商标战略实施的政策、组织、资金和制度保障。一是摸清底数,明确发展目标。分类整理了市农办、农业局、质监局等职能部门评出的各年度农业龙头企业、星级规范专业合作社、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三品”企业、十佳种养大户、十佳农产品营销大户、名牌150余家企业进行分类整理,确立了十二五驰(著)名商标培育规划,并详细制订了2011年的争创计划与目标,报市政府批转。二是引导企业争创驰著名商标。指导以商标案件方式申报驰名商标企业2家(富春江集团、永泰集团)、异议方式2家(鸿世电器、方圆塑机)。指导13家企业(其中涉农企业6家)申报省著名商标,20家企业(其中涉农企业7家)申报市著名商标,46家企业(其中涉农企业22家)申报富阳市知名商标。下发各类品牌战略指导书100余份。三是加强地理标志(集体、证明)商标培育。已申请富阳市证明商标1件,已成功注册农产品集体商标4件,已受理农产品集体商标7件。动员“龙羊白果”、“万市板栗”、“万市白果”、“龙羊笋干”4件集体商标申报,启动了“东坞山豆腐皮”、“富阳芦笋”2件地理标志集体商标的申报工作。
截止9月底,我市共有有效注册商标量4103件,其中新注册量为824件,新申请量673件。其中富阳驰名商标9件(行政认定2件),浙江省著名商标共36件,杭州市著名商标共90件,富阳市知名商标共184件,商标品牌基地1个,品牌示范乡镇2个。
二、提升中介服务行业水平
今年来,在富阳市中介服务业发展领导小组的领导下,我局加强组织协调,研究制定发展目标、发展规划和政策措施,积极开展促进中介服务业发展工作,提升我市中介服务业发展水平。一是强化平台运作,实现中介服务业发展标准化。放宽准入限制,开设绿色通道,为中介服务企业工商登记提供一条龙服务。引进一批具有市场前景较大、公司业绩较佳、行业品牌排名较高等成长性好的中介服务企业或国内外著名品牌中介企业进驻发展中心。二是实施科学分类,实现中介服务业监管标准化。将中介服务业发展纳入乡镇考核,下发了《富阳市乡镇街道现代服务业发展考核办法》、《驻市中介服务业发展中心中介机构考核办法》,规范行业行为。三是征集信用信息,实现中介服务业评价标准化。通过部门统计,了解中介服务业经营的基本状况,运用信用监管软件,通过信用评价,为中介服务企业积累信用资产。四是打造产业示范,实现中介服务业品牌标准化。积极鼓励和指导中介服务业进行商标注册,用品牌扩大市场,2011年新增中介服务业注册商标32件,同比增长23.08%,评出浙江省特别优秀小额贷款公司标兵1家,浙江省优秀小额贷款公司标兵2家,富阳市中介服务业示范企业1家,中介服务业标兵1名。
目前,我市已有30家中介服务机构进驻发展中心,涉及会计事务所、环境评价、招标代理、资产评估、事务代理、拍卖企业等行业,经营面积达3539.3平方米。今年我市中介服务业发展中心被杭州市人民政府评为三等奖。
三、强化流通领域食品安全规范
今年以来,我局以强化流通领域食品安全监管为立足点,以星级创建为载体,积极开展放心店、放心肉和连锁超市的培育和引导工作,促进我市的食品流通行业整体水平得到提升。一是推行信息公示制度,动态监管小食杂店。开展全市食品经营主体普查工作,录入已注册食品经营主体6250家,发放食品流通许可证1708份。针对小食杂店易反复、难治理的特点,将日常巡查、分类评价和信用公示三者结合起来,一方面,通过三种颜色的公示牌让消费者更加直观了解小食杂店的经营状况,另一方面,将公示结果与小食杂店的信用评价挂钩,并作为示范店创建、星级评定的依据,进一步提升小食杂店的自律意识、诚信意识。二是推行电子台帐,完善源头监管。从规范经营行为和提高商品质量入手,将食品配送面(率)纳入食品安全示范店的考核评分标准。并指导华辰安装了电子监管软件,确保配送商品可追根溯源。至此,全市共有华辰直营店7家,加盟店432家,食品配送面达80%。三是开展星级示范店创建,提升放心店整体水平。截止10年底,全市共有食品安全示范店666家, 经各单位联合评定,认定一星级示范店59家、二星级示范店44家、三星级15家。四星级示范店5家,1家被推荐申报五星级示范店。四是加强“放心肉”监管。建立和执行猪肉及产品进货验收制度,督促市场和超市落实专人负责对每天进入市场和超市的猪肉及产品进行查验并索证索票。加强对市场、超市肉品品质的检查,严格执行不合格商品下柜退市制度。配合经贸部门对全市12家定点屠宰厂(场)进行整合,关闭6家定点屠宰厂(场),及时办理注销登记,对保留6家定点屠宰厂(场)进行规范,优化内部管理。
四、强化流通领域质量安全监管
一是强化上市商品质量抽检。全年检测各类上市商品11479批次,其中,不合格19批次,销毁不合格农产品52.5公斤。二是开展打击侵犯知识产权和制售假冒伪劣商品专项行动。全年检查经营主体9415余户,检查批发零售市场、集贸市场等各类市场71个,共立案查办84件,结案84件,案值160.41万,罚没款116.4万,移送公安机关立案侦查1起,捣毁制假售假窝点3个。三是开展一系列法律法规宣传活动。3·15消费者权益保护日期间,举办大型广场咨询活动,现场提供咨询3000余人次,受理投诉34起,处理24起,为消费者挽回经济损失2.9万元。现场发放宣传资料30600份,发布消费警示信息2条,展出各类宣传图版145块。5月份举办“消费安全进校园”宣传周活动,开设消费“大讲堂”,强化对学生的消费引导。
五、服务企业转型升级
创新打造综合性经济网站,建设“富商网”,帮助我市企业进行产品宣传、形象展示。以培育懂知识、善经营、重人文的新型民营企业经营管理者和技术人才为目的,建设“富商讲坛”促进会员教育培训水平的提升。目前已累计培训各类企业管理人员1100余人次,赠书1000余册。举办富阳“城乡统筹”人力资源交流大会,萧山区、上城区、富阳市的200多家企业参加了招聘会,5000多人参加了应聘,达成意向818人次。助力银企联合,与中信银行合作,为200余会员提供了融次、理财培训。
六、加强应急处置体系建设
建立《富阳工商分局处置突发事件应急处置预案》,构建重大突发事件应急处置机制。加强应急中队建设,充实人员、完善制度,进一步提高系统执行力和应急能力。今年共启动应急预案10次,出动应急队员500人次,查处大要案件10起,罚没款100余万元。完成市委市政府、分局党委交办的元宵节值勤活动、315大型宣传活动、大母子预付卡消费事件等应急事件7起。加强对电视、报纸、网络等市场舆情动态的关注和分析,迅速予以发现、反应和处置。加入富阳市“110”社会应急联动机制,积极发挥职能作用,快速处理属于本部门的相关工作,维护地方社会稳定。已接警35次,涉及传销、假冒伪劣产品、商业网点损害消费者利益等纠纷,均及时、成功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