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新闻资讯 News

联系我们

席协会联系方式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乡镇街道

平民英雄孙连芬不离不弃17年 自立自强撑起一片天


2011-12-20 来源:龙门古镇

富阳龙门素有礼仪廉孝之风,走过“孙权故里”的牌楼广场后,一间白墙黑瓦的小楼就是孙连芬的家。十多年前,孙连芬和许多平常家庭一样,丈夫孙梅洪在外做建筑工赚钱养家,自己在家操持家务,养育二个女儿,孝敬公婆,小日子虽不富裕却也平安幸福。


    1995年6月,丈夫孙梅洪在春江帮一家农户建房,意外摔了下来,造成身体中位截瘫,腰部以下全无知觉,大小便失禁,手骨错位,连吃饭、喝水都要靠别人喂食,这无异于晴天霹雳。而且因包工头自身经济条件很差,虽经法院强制执行,却没能拿到赔偿款,真可谓是雪上加霜。那一年,孙连芬35岁,丈夫孙梅洪37岁,大女儿11岁,小女儿3岁,上面还有年迈的公婆,还有3万多元的债务。顶梁柱跨了,一家人陷入痛苦中。孙连芬说:“那时侯我真是流干了泪,上有老,下有小,怎么办啊,真想死掉算了。”可是做为妻子,做为母亲,做为儿媳,她怎能放弃啊!都说女人是“半边天”,可是她只能擦干眼泪,撑起家庭的“一片天”。


    1995年到1999年,孙连芬一边做点零工,一边照顾瘫痪在床的丈夫和年仅3岁的女儿。有时在外做工回来,烧好晚饭,先要把丈夫喂好,再把小女儿喂好,轮到自已吃饭可以说是顿顿冰凉了。而且丈夫年纪轻轻却摔伤在床,疼痛多病,脾气也变得异常暴燥,每当这时,孙连芬总是安慰丈夫,一切会好起来的,只要你在,家就是完整的。虽然在那几年中,全家人吃不上一顿好菜好饭,做不了一件新衣,常常泪往心里流,但还是挺了过来。在孙连芬的五年多的精心照料下,丈夫孙梅洪的身体渐渐有所好转,手能够动了,也能坐在残疾车上稍微动一下。在当地政府的帮助下,他们修缮了老危房,还享受了农村低保的待遇,女儿也渐渐长大,孙连芬的心也稍稍宽慰。


    2000年,在好心人的帮助下,孙连芬开始做来料加工穿制球拍的工作,她从厂里拿来球拍配件,自己在家穿制球拍,穿一百只球拍只能赚28元到35元的工资(根据工期不同,价格有点涨幅),一般人一天从早做到晚只赚20多元,但是孙连芬不怕苦,起早摸黑的做,省吃俭用,硬是靠穿球拍养家。经过十几年的发展,孙连芬做起了来料加工球拍穿制的经纪人,不仅自己做,还她踩着小三轮走街串巷,给其他在家的30多名妇女送去球拍,一起做球拍穿制的活,特别是同为低保户的6名妇女做好球拍穿制的技术传授,取样、收样、记帐、结帐等一系列繁琐的工作。她说“我自己是苦过来的,所以我知道能帮助别人一点也是好的,对困难点的妇女我总是在行情好的时候及时发样给她们。”一年下来,孙连芬为30多名在家妇女发送球拍,发放来料加工工资近10万元。但是作为中介人,来料加工本身收益甚微,她自己忙前忙后,一年下来也只有8000元左右的收益,但是她还是觉得很开心了。今年在全镇组织的百名妇女穿球拍比赛中,她还自告奋勇地为活动提供样品,做好前期穿样准备、样品指导等工作。
    女儿说:从记事起,妈妈就一刻做得不停。公婆说:自打结婚以来,我们婆媳就从没吵过嘴,很孝敬我们。丈夫说:这个家,都靠她撑起来了。村干部说:虽然她经济条件不好,但很支持村里工作,从来不提要求,也没有闲言碎语。孙连芬说:我只想靠自己的双手,撑起这个家,同时回报社会对我的帮助。
    “梅花香自苦寒来”,多年辛劳终有回报,在母亲的教育感染下,两个女儿都很争气。大女儿前几年考上了宁波工商学院会计专业,现在宁波一家公司上班,并在宁波市区成家立业。小女儿今年8月刚刚收到宁波大学本科的录取通知书,成为了一名女大学生。作为只有小学文化的孙连芬,女儿的健康成长、成才是她最大的欣慰和骄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