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乡镇街道
保供水村民满意 解难题组团同心
2014-03-05 来源:
何家村小城坑水库修建于20世纪70年代中期,设计蓄水量3万立方米。水库供应着小城坑自然村、邵家自然村部分村民,合计约70户,200余人的日常生活用水以及160余亩的农田灌溉用水。由于年久失修,水库坝体出现漏洞,库里淤泥也急需清理。从去年年底开始,何家村开始了对小城坑水库的综合治理。
为了修复坝体、清理淤泥,施工中将原有泄洪道封闭,另外开挖了一个出水口,由于出水口水量大,加之四周泥土较多,水体夹杂泥沙流入溪道,混浊的水体严重影响了百姓的日常用水。在得知这一情况后,新任何家村驻村指导员和村支主要干部迅速赶到现场,查找解决方式。经过讨论,决定在出水口铺设一层塑料薄膜,使水经塑料薄膜流出。铺设完毕后,水质明显好转,大家都放下了一颗心。可过了没几天,村民的电话又打来了,说水又变混了。原来由于水流湍急,铺设的塑料薄膜被冲的四分五裂。民情组团成员与村班子成员在接到群众反映的当天下午就赶到现场。经集体商议,决定将原来的塑料薄膜换成铁皮板。问题得到了暂时解决,但考虑到在施工完成前,铁皮板仍会被水冲击变型,存在隐患。为了能确保群众用水,何家村民情组团成员利用“周二无会日”走访农户,认真听取群众的意见建议。有说每日用车装水的,也有说挖条小沟引水的。在综合各方意见,考量经济成本和实际效用后,决定在水源地埋放一寸直径的塑料管,沿路铺设至村里。方案确定后,大家迅速行动,买水管的买水管,挖沟的挖沟。经过几天的施工,水管接到了村里,群众又可以喝到放心水了。在接下来的群众走访日,何家村民情组团成员和村班子成员再次来到小城坑水库,检查了管道使用状况,同时也敦促施工方加快施工进度,早日完工,能使广大群众正常用水。
像这样的事例在何家村民情组团活动开展中不胜枚举。在走访中,大家最真切的体会是通过“组团式”的干部管理模式结合“片区式”的责任落实方式,让不同职能的基层干部通过民情走访、抱团式探讨,及时掌握基层情况,激发了干群的集体智慧,合理优化了干部人力资源使用、提升了工作能力、提高了办事效率,真正为乡镇如何紧贴农村基层走出一条新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