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部委办局
破解检查难题 市人民医院启用美国产16排CT
2014-04-08 来源:

近日,市人民医院投资近400万元,引进美国GE公司生产的新一代大16排高档螺旋CT。经安装调试,现已经入试运行。与普通CT和单排螺旋CT相比,该型CT全面移植了64排CT的创新技术,扫描速度显著提高,实现了更好的图像质量和更低的剂量,应用范围、病变的发现率及定性诊断的准确率等指标大幅提升,是现代光、机、电一体化技术和高级临床应用发展的结晶。该型CT的投用将极大缓解目前该院CT“检查难”问题。
扫描速度提升4倍。该型CT采用大热容量的X线管,具有超高速数据处理的计算机,大容量的图像存储设备,先进的图像后处理工作站,扫描速度提升4倍,X线管绕病人旋转一周,最多可获得至少16幅高清晰的图像。如腹部增强检查,原4排CT需要区分上腹部、中腹部、下腹部逐个扫描,而新16排CT可以全腹扫描。如果需要,病人屏一口气(5-10秒)就可完成整个身体的扫描,大大缩短了扫描病人的时间。而原CT必须要逐个部位分开扫描。
预约时间缩短50%。CT预约等待时间过长是群众在看病就医患者关注的焦点和难点问题之一。16排螺旋CT的引进和投用,将极大提升检查效率,缩短预约时间,与原CT预约等待时间相比,将缩短50%以上,无特殊情况两天内均能完成检查。
实现三维重建等功能。除了扫描速度和图像质量有明显提升外,新CT还凭借其强大的数据处理和图像后处理能力,实现了以往无法想象的诸多功能。一是三维重建功能。可模拟手术方案,对于骨科手术、肿瘤科三维放射等计划制定提供清楚的空间解剖关系,血管重建,观察肺、气道病变等,特别适用于发现复杂性和隐匿性骨折(没有完全错位或者断裂部分的骨折现象)等。二是血管造影功能。对于脑梗、脑出血、心脑血管畸形、肢动脉瘤或夹层动脉瘤等成清晰显示,有效提高了诊断的准确性。三是仿真内窥镜。能开展气管、血管、胆道、鼻窦、胃肠道等器官的模拟CT内窥镜检查,且具有自动定位及自动探测技术,具有无痛苦、易接受特点,特别适合老年体弱不能耐受通过口腔或鼻腔插入内镜进行检查的纤维支气管镜检查的病人。四是HR CT技术。有效提高了影像高对比分辨率,以显示细微结构。主要用于肺间质纤维化的早期诊断或分期、尘肺的精细诊断、支气管扩张等;听骨鼓室异常、内耳骨性异常、面神经管异常;颅底细小骨折;股骨头无菌坏死;腕骨、足骨隐匿性骨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