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部委办局
唐卫东获得“浙江省优秀医师奖”
2014-06-30 来源:
6月26日,省卫计委召开隆重的表彰大会,对当选的第八届“浙江省优秀医师奖”的10位医师进行表彰,富阳市人民医院重症监护室(ICU)主任、内科主任医师唐卫东入选并在大会上受到表彰,成为我市取得该项荣誉称号的第一人。唐卫东的当选不仅见证了他几十年来高尚的医德、精湛的医术及为富阳急危重病人救治事业所做出的卓越贡献,更是为富阳赢得了荣誉,他是富阳医卫界的杰出代表和楷模,用富阳市卫生局党委书记、局长陆国民的一句话来评价:“唐卫东获得这项荣誉,当之无愧!”
![]() ![]() ![]() ![]() 新闻链接
生命的守护神 患者的知心友
——记富阳市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主任、内科主任医师唐卫东
唐卫东,富阳市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ICU)主任、学科带头人、内科主任医师,1991年毕业于浙江医科大学临床医学系。从医23年来,工作兢兢业业、任劳任怨,技术刻苦钻研、勇于创新,服务细致周到、善于沟通。他负责的ICU科发展迅速,现有床位14张,人员35人,已成为富阳市医学重点专科,每年成功抢救重危病人400~500人,为提高富阳重危病人的抢救成功率做出了突出的贡献,被病人和家属称誉为“生命的守护神,患者的知心友”。
对病人他和蔼可亲
唐卫东把病人当作朋友,态度友善、真诚,与病人沟通到位。ICU收治的都是重危病人,与唐医师的接触中,他(她)们都能及时得到友善的问候和鼓励的语言,让他们重拾起战胜病魔的信心和勇气;而家属则常得到唐医师最通俗易懂语言的反复交流、解释和沟通。很多时候10多个家属会一起围着你,问这问那,让人应接不暇。唐卫东便采取让家属选出1~2个代表发言、其余人旁听的方式进行沟通,不厌其烦地说明解释,直到他们理解为止。他总是说,我们当医生的,要学会换位思考,将心比心,不要因为工作忙而忽略了病人和家属的感受,要站在病人的角度上思考问题,多理解他们,多体谅他们。为了加强医患沟通,他执行一日两次的病情交待,加强谈话要点记录,细化“告知书”等,严格执行无障碍式的交流。他经常交待年轻医生,要善待患者,要把患者的利益放在第一位,尽量满足患者和家属的合理诉求,不能满足的要说明原因。唐卫东时常跟他们说:“医生对待病人不仅仅是治病,而是去接触、交流和抚慰一个有感情的活生生的人”。碰到情绪激动的家属,唐卫东总是先做一个很好的倾听者,等家属情绪释放后,他再进行耐心介绍相关病情和医学知识,而不是去计较、埋怨或争辩。用努力的事实和良好的治疗结果来改变患方的误会和偏见。由此,科室建立起了良好的医患关系,缓解了医患矛盾,避免了医疗纠纷,杜绝了科室因服务态度和技术方面引发的投诉。在富阳市卫生局和医院近几年的行风调查中,群众满意度始终名列前茅,收到的表扬信和锦旗更是不计其数。
对技术他精益求精
唐卫东认为,要赢得病人的信任关键还是要有过硬的技术。为掌握最前沿的技术,他先后去浙医一院呼吸科、重症医学科及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外科重症医学科进修。目前,他已顺利完成浙江大学医学院临床医学专业的研究生课程学习,参加了中华医学会重症医学专科资质培训,取得了重症医学专科资质。先后被列入杭州市、富阳市首批新世纪“131、135”优秀中青年人才培养人选,富阳市职业技能带头人。他灵活运用所学知识,及时开展新的服务项目,让患者有最新的治疗方式和途径可供选择。在临床治疗中他勇于创新,积极在危重病人的脏器功能监测和生命支持上开展新项目、新技术。从早期应用的“无创”人工呼吸机、“经皮内窥镜引导下胃造瘘术”(PEG)、床边血液净化……到近年来开展的呼吸功能支持、血流动力学监测、抗感染治疗、肠内肠外营养支持治疗等,已成功救治多发伤,急性呼吸衰竭、心力衰竭、肾损伤、中毒,各类休克、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大手术术后复苏不良和出现并发症等危重病人5000余人,其中很多是其他兄弟医院转送过来的特别危重的病人,成为富阳重危病人救治的一块金字招牌。难怪病人总是说:“有唐医师在身边,我们就觉得特别踏实”。在指导年轻医师提高救治水平的同时,他还及时总结提炼学术成果。目前已在各类二级以上核心医学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7篇,参与编撰出版了《危重症临床基本监测与处置》一书,主持和参与的课题《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使用预消化配方实施早期肠内营养支持的临床研究》、《血液灌流联合血液透析对急性中毒患者炎症因子影响的临床研究》和《血乳酸动态监测在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预后评估中的应用研究》通过科技部门验收评审,达到国内先进水平,并被富阳市人民政府评为2008年~2010年度富阳市科技进步奖三等奖。
对工作他极端负责
医学有局限,而服务无止境。不论大事小事,份内份外,只要病人需要,唐卫东都乐意去做,加班加点那是家常便饭,有时就是在深夜,只要一个电话,他总会第一时间赶到医院。记得2005年9月的一个晚上,正刮着台风,一名车祸多发伤病人在急诊室初步抢救后送到ICU,年轻的值班医师只得打电话向唐医师汇报。没想到,不到5分钟,唐医师就浑身湿透地出现在病房,护士和家属看了都非常感动。有时,为了抢救重症病人,特别是突发事件的重症病人,唐医师总是连续几天待在医院里,忙得电话都没时间接。晚上,他也常常守在病房,直到病人脱离危险才肯去休息。平时,唐医师基本顾不上家里的事,老人、小孩全部托付给妻子照顾。由于工作太忙,陪家人的时间实在是少得可怜,平时最多也只是陪家人到周边乡镇走走和每年清明祭祖时的踏踏青,看看油菜花。对此,唐医师在感到满心歉意的同时也有自己的说法“选择了医生这个行业就是选择了奉献,我们所做的一切都要对得起病人,尤其是ICU,那是救命的科室,那些危重病人将自己的生命都交到了我们手上,健康所系,性命相托,我绝不能辜负他们的信任!”患者张云根的子女在表扬信上这样写道:家父因遭车祸,在贵室治疗的18天中,得到了唐主任的精心治疗和照顾。你们耐心细致的工作、和蔼可亲的态度、极端负责的精神,给了我们家属很大的心理安慰。你们的忘我付出无愧于“白衣天使”的神圣称号。由于工作压力大、强度高,又常误餐饿肚,唐医师得了严重的胃病。有时发作起来,就匆匆吃上几片药,马上投入紧张的抢救工作。熟悉他的人都亲切的称他为“唐三藏”,用来形容他“菩萨心肠”般的仁爱之心。唐医师曾多次被评为富阳市卫生局先进工作者、“德艺双馨”医卫工作者、优秀医卫工作者、党员积极分子等荣誉称号。但他觉得自己所做的一切只是尽了一个医务工作者的职责,荣誉只是做好今后工作的鞭策。
对社会公益他热心参与
唐医师还十分热衷社会公益事业,作为市医学会理事、市健康教育讲师团成员和医院内科党支部书记,他经常在休息时间参加各类义诊和医学科普活动。此外,他还参加市总工会、市科协、社区等多个层面组织的各项公益活动。用他的话说,几乎没有一个完整的休息天。目前,他的足迹已遍及全市24个乡镇(街道)。在他的带领和号召下,科室还长期捐助一名贫困女童的学业,直到她大学毕业;每年到市中心敬老院为老人免费体检;全体人员参加中华骨髓库入库活动。去年,他还促成了3起器官捐献(DCD),为10余位病人带去了新的希望和生机,被杭州市红十字会评为“红十字奉献奖”。科室由于团结协作,凝聚力强,被评为杭州市巾帼文明示范岗。此外,唐卫东还特别重视科室的医德医风建设和自身修养,他要求科室医务人员坚持合理用药、合理检查,坚决反对大处方、过度检查。在市场经济的大环境下,唐医师始终洁身自好,累计退还病人及家属“红包”、礼物数万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