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新闻资讯 News

联系我们

席协会联系方式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部委办局

全国名刊与杭州青年作家现场点评会在富举行


2014-08-07 来源:

日前2014首届“新锐出发”——全国名刊与杭州青年作家现场点评会在富阳举行,这两天富阳刚好出梅,很热,我们脑子里更热。来自杭州、富阳、萧山、余杭、淳安等地的25名青年作者的27篇作品,得到《收获》程永新、《人民文学》马小淘、《小说月报》马津海、《小说选刊》王干等十家全国一流期刊主编、编辑的细致点评,其中有一些作品获得了高度认可。毫无疑问,来的都是国内最牛逼的编辑,至少对目前仍在坚持创作严肃文学的作者来说,他们和他们的杂志实在太重要了,随便在哪一家杂志上发表小说作品,都有可能改变一个作者的命运。

我是富阳作者中的其中一员,同时负责跟拍这次点评会的全程,作为难得的资料保存下来。其实我的摄影水平非常一般,充其量也就是个爱好者,但富阳文联领导知道我是个作者,就把这次机会给了我,希望我能多和编辑接触接触,多听听他们的对于小说创作的看法。我自然很兴奋,而且一点也不想掩饰这种兴奋。你也许知道,也许偶然在哪听说过,富阳有个文学沙龙,名叫一三七小说沙龙。点评会的前几天,我们沙龙成员一见面就聊这事,尽管谁都不表现出来,我们脑子里早就热起来了。

当天晚上,编辑和作者们三五人一群,纷纷从富阳宾馆走到郁达夫公园码头,乘上古色古香的画舫,逆流而上地观赏富春江沿岸美景,至颇为壮观的鹿山大桥后,回转看华东名山——鹳山,感受着“人在画中游”的意境。在一片文学讨论和笑声中,富春江更显得楚楚动人,仿佛能看见水面上的习习凉风。一边是小树丛中幽远而神秘的蓝光,一边是大厦蓝色的玻璃幕墙,里面亮着暖色的灯光,氛围很安静。正嗑着场口瓜子的《十月》陈东捷主编说:“坐在画舫里聊天,欣赏两岸风光,本身就是一个不错的景点。”

随后《西湖》主编吴玄和《小说选刊》主编王干两人下起了围棋,偶尔抬头看一眼窗外,深思一会。坐在一旁的《收获》主编程永新,正鼓励几个富阳作者要多写:“大量的阅读、敏感的体验很重要,此外还是要多写。特别是年轻的,刚开始写东西的人,勤奋很重要。多写会积累经验,他就知道处理这个题材时该怎么做,这里需要有一些深思熟虑的考虑,结构,材料,视角,表现手法等等。”《花城》朱燕玲主编觉得富阳作者在创作题材上较为局限,推荐了一套想象力更为丰富的“蓝色东欧”系列。随后《当代》石一枫提出,小说要勇于探讨命运与人生的种种微妙处,在人心上一击中的,又意味深长。

第二天上午,天明显的比昨日更热,我跟随部分主编和作者,坐上大巴前往“中国古代造纸造纸印刷文化村”采风。在展示厅里,导游逐一向大伙介绍了华宝斋运用独特工艺和版本制作的古籍线装书,以及各类石印技术影印的字画、长卷。之后观看华宝斋重点开发的石印技艺制作的《富春山居图》,参观了造纸一条街,感受富阳竹纸制作绝技,编辑和各地作者们表示很感兴趣,领略到了被称为人类历史伟大的发明——造纸术和印刷操作的全过程,从而知道纸是怎么造出来的,线装古籍又是怎么印刷出来的。

我的镜头晃来晃去的,捕捉到《江南》袁敏正和三名富阳作者边走边聊,我看他们聊得挺好的,索性走过去,听听他们聊些什么。袁敏正在聊叶萍的一个短篇,正谈到叶萍十分饱满地描写了两个小人物之间微妙的心理轨迹,小说很完整,她找不出问题来。她说已经确定要发表这个作品了。

下午,一行人又前往富春桃源,在恒温不到二十度的亚太第一大洞厅,和特色竹筏上,感受富阳之行的清凉一夏。

此次看稿和现场点评活动,是由杭州市文联、《西湖》杂志社、富阳市文联、富阳市作协联合举办,充分体现了“新锐出发”精神。《西湖》杂志执行主编吴玄说,杭州之前以类型文学的各路“大神”闻名,此次看稿会卓有成效地发现了文学新人,预计在未来的三至五年内,杭州、富阳等地会涌现出一个纯文学作家群。杭州市文联主席陈一辉说:“这次现场点评会是市文联‘青年文艺家培养计划’的一部分。一个作品在一流杂志上发表,对一个作者的一生可能会产生极大影响,对他的写作事业来说,无疑是很好的起点。市文联就是做这样的事情,希望用现场点评会的方式,发掘出更多本土新锐作家,给他们较高的起点和尽可能多的支持。”

点评会第二天,部分主编、编辑和作者一行,在富阳文联领导的陪同下,游览了正值热夏中的富春山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