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新闻资讯 News

联系我们

席协会联系方式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乡镇街道

灵桥镇向造纸污水“宣战” 54家企业签下“生死状”


2012-05-30 来源:信息中心

富阳曾经饱受造纸行业污水困扰,在采取多种措施后,还是没能从根本上予以解决,企业偷排、漏排行为仍有发生。日前,灵桥镇政府向造纸污水“宣战”,发动镇内54家造纸企业签下“环保承诺书”。这份承诺书可谓是企业自断后路的“生死状”——若连续两次查实偷排等环境违法行为,企业自行关停,或列入当年度淘汰落后产能计划,予以淘汰关停。

现状:污水排放超标,百姓居住环境受影响

    灵桥镇有“书画之乡”之称,同时也是富阳造纸企业集中区域。近年来,灵桥镇接连发生多起与污水排放有关的事件,“罪魁祸首”是工业功能区内的造纸企业。

    据介绍,有居民夜晚在工业功能区内行走,因踏入外溢的污水而不自知,不慎跌倒摔跤;田间、池塘也经常受到污染。环保部门暗访查到的造纸企业偷排黑名单中,灵桥也有企业“上榜”。

    灵桥污水处理厂频频发出预警,佐证了污水问题的严重性:进水浓度远超过设计指标,曾经有一段时间生化系统受到破坏,污水处理能力急剧下降,污水发生外溢。建造于2008年的灵桥污水处理厂,负责处理灵桥范围内的污水,设计标准为进水指标COD(化学需氧量)1000毫克/升,日处理污水15万吨,而富阳市政府要求,造纸企业的污水纳管标准COD标准必须保持在500—800毫克/升。由于进水浓度远远超过设计标准,导致污水处理厂日处理能力从15万吨下降到9万吨。为实现污水达标排放,不得以经常采取造纸企业限产措施。

政府:“倒逼机制”迫使铁腕治污,企业承诺两次偷排要关停

    为何污水问题在近期突显?对此,灵桥镇政府走访企业进行深入地分析后认为,还是企业主的环保意识不够惹的祸。

    “少数企业环保意识不高,污水排放绕开环保部门的在线监测系统,通过暗管排放到出水口,最终高浓度污水流进了污水处理厂。”灵桥镇副镇长刘斌介绍,如此一来,污水厂原有的设计系统无法应对。这种“暗渡陈仓”的办法,也让原有污水排放收费体系受到挑战。目前,富阳污水排放收费由企业电费与COD排放浓度两部分决定,电费占7成。COD浓度数据来自于环保部门的在线监测系统,进入污水处理厂的COD浓度远高于在线监测系统数据,污水排放费用自然也不成正比,无法满足污水处理的需要。

    当然,迫使灵桥镇痛下决心、自加压力还是从灵桥镇长远发展考虑。“对地方政府而言,抓好环保工作,是经济发展的生命线。污水治理未达到要求,这对造纸产业会有很大制约。”灵桥镇党委书记王吾木说,造纸业是灵桥镇的支柱产业,现有造纸企业54家,去年造纸企业产值54亿元,占全镇规上工业产值70%。

    无奈之下,灵桥镇只能采用“倒逼机制”,发动造纸企业签订“环保承诺书”。其中规定:若有偷排或超标准排放等环境违法行为的,企业自愿采取以下措施整治——对第一次查实环境违法行为的,主动停产整改90天;第二次查实的,自行关停或列入当年度淘汰落后产能计划予以淘汰关停。承诺书还规定,若出现污染事故,除承担相应责任外,愿主动接受处罚,在《富阳日报》公开道歉。

    灵桥镇政府还公布3条举报热线:市环保局举报中心63318301、市环保局江南所63161892、灵桥镇政府63551034,即日起欢迎市民对54家企业的环境违法行为进行举报。

企业:环境压力小了,行业整体形象会更好

    “造纸行业发展到现在,环保压力越来越大。特别是污水,如果不处理好,最终肯定要被淘汰,行业发展势必走入绝境。”高成纸业负责人表示,解决治污问题迫在眉睫。高成纸业于2009年开始生产,年产能3万吨左右,当年投入400余万元建造了二级生化池,从这里排放进入污水处理厂的水COD浓度仅100多毫克/升。“水清得可以养鱼。”公司负责人笑着说,即使现在环保查得很紧,自己也能睡得很安心。“希望造纸企业主都能意识到这一问题,处理好污水,提升造纸行业整体形象。”

    相比高成的高枕无忧,另一家企业负责人显然日子并不好过,最近他刚在排污问题上栽了跟头。这家企业起步于2005年,产能也是3万吨,企业主虽有环保意识,但由于财务成本高企、人工工资增长快,企业资金比较紧张,于去年才投入200多万元上了生化池项目。“一天的电费可能就需要700至1000元,我运转了我吃亏,省下来就是利润啊。”抱着这种侥幸心理,二级生化池项目在人为因素下迟迟没有完工,可是他心里也担心出事,晚上总是睡不好。结果,企业污水违规排放被环保部门抓了个“现行”。“造纸行业要生存,必须得上生化池。”企业负责人终于悟出了这一道理,项目这几天就要竣工,他打算合法合规地把企业经营下去。

治本:从措施上督促企业“阳光排放”,政府与污水厂各有办法

    灵桥镇政府也明白,“环保责任书”是签订了,但其拥有的约束力可能无法长久,要完全解决这一问题,必须从措施上督促企业“阳光排放”。

    灵桥镇在镇上4家企业搞试点,在原有环保部门的在线监测系统的基础上,在污水管道末端设置一个COD采样仪。它可以每2至3分钟抽取一滴水,进行COD与浓度监测,已经有了比较明显的效果。“如果好的话,我们将在全镇造纸企业中推广,费用方面有可能采取以奖代补的形式鼓励企业安装这种仪器。”

    王吾木很有信心,灵桥的污水问题肯定能得到圆满解决,避免污水排放到富春江里,改变省市有关部门对富阳造纸行业的看法。“今后污水排放只有从污水处理厂一个口子出来,水质会更好。”

    要解决污水问题,污水处理厂也有自己的想法。灵桥污水处理厂负责人郭彰明表示,企业应配合镇政府,不能有偷排漏排,所有的污水必须进主管、阳光排放,由政府监督排放量与浓度,对企业实行优质优价、差异收费。目前,对污水厂来说,只有两条路可走:一是减量生产,即日处理15万吨的容量减少一半至7.5万吨,以此来消化COD浓度的升高。二是对现有设施改造,在7.5万吨的基础上增加2万—4万吨。

记者手记:放自己一条生路

    富阳有造纸企业200多家,相关从业人员近10万人,是富阳着力打造的百亿产业集群之一。毫无疑问,这是富阳的支柱产业,可是它的未来还是扑朔迷离。省环保厅对富阳的造纸产业有个限产令,产能控制在500万吨以内。这个限产令,看起来不近人情,却是我们造纸企业作茧自缚的结果。如果继续超标排放,限产令会像个紧箍咒一样套在富阳造纸企业头上,越缩越紧,直到最后失去生存空间。

    造纸企业并不是污染的代名词,这么大的一个产业不要被“偷排”绑架了。无论是为了生态环境还是为了产业发展,都请“阳光排放”、达标排放,才能放自己一条生路。

相关链接:

    环保承诺书

    为促进经济社会与生态环境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灵桥镇54家造纸、化工、电镀企业在致力于发展企业生产的同时,将牢固树立环保优先的理念,严格遵守环保法律法规,全面落实各项环保措施,切实履行环保社会责任,并郑重承诺:

    一、加强环保宣传教育和培训,提高企业干部职工的环保意识,设置专(兼)职的环保机构,配备专职的环保人员。

    二、严格执行环境影响评价和“三同时”制度,主动拆除与环评审批规模不符的生产设备,从淘汰落后产能、提升技术工艺上着手,减少污染物排放,确保治污设施与生产能力相匹配,污染物稳定达标排放。

    三、建立规范化排污口,推行阳光排污。认真做好清污分流,雨污分流,不私设暗管,不偷排、漏排、直排;确保在线监控设备正常运行,数据准确,传输稳定。

    四、积极开展自查自纠,若有偷排或超标准排放等环境违法行为的,自愿采取以下措施整治,对第一次查实环境违法行为的,主动停产整改90天;第二次查实的,自行关停或列入当年度淘汰落后产能计划予以淘汰关停。

    五、遵守排污许可制度,严控排污总量,按时交纳排污费等依法应交纳的费用。加强废塑料、污泥污染防治,从严规范废塑料回收处理。无条件服从政府部门节能减排的调节,及时限产、停产。

    六、加强应急管理,维护安全稳定。制定并落实污染事故应急预案,定期组织开展应急演练。若出现污染事故,除承担相应责任外,愿主动接受处罚,并积极配合相关部门做好事故善后处置,在《富阳日报》公开道歉,最大限度消除影响。

    七、建立长效机制,经得起检查。对环保工作常抓不懈,一抓到底,形成长效机制,经得起各级环保部门任何形式的检查。

    以上是我们向社会做出的庄严承诺,恳请社会各界予以监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