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新闻资讯 News

联系我们

席协会联系方式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乡镇街道

渌渚镇新港村文化礼堂:立足“渔文化”构筑精神家园


2016-10-18 来源:

 编者按:

  农村文化礼堂不一定是村里最漂亮的房子,但一定是村里最热闹、最受欢迎的地方。文化礼堂是村庄的精神文化地标,让村民能够在“身有所栖”之后“心有所寄”。富阳因地制宜深入推进农村文化礼堂建设,坚信“送文化”不如“种文化”,把文明乡风“种”进农民心田,文化礼堂正悄然改变着美丽乡村的精神面貌。

  目前,富阳已建成100多所文化礼堂。在2015—2016年度星级文化礼堂评选中,富阳有17个文化礼堂被认定为三星级,其中3个被认定为杭州市四星级文化礼堂。为了展示特色文化礼堂风貌,营造加快建设氛围,本报开设“星级文化礼堂”栏目。前段时间重点报道了3个四星级文化礼堂,分别为诸佳坞文化礼堂、蒋家村文化礼堂和洞桥村文化礼堂。接下来,本报将继续为大家“揭秘”星级文化礼堂的魅力。
 

  10月16日,2016东安许氏祭祖圆谱大典在渌渚镇新港村举行。在全体族人向祖灵行礼后,又进行了开网、献鱼、放生等活动。中午,大家在新港村文化礼堂品尝全鱼宴。

  新港村许氏家族为九姓渔民后裔,每年农历九月十六,族人都会聚集在许氏宗祠,祭奠祖先,祈福安康。该项目已被列入渌渚镇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

  富春江上第一渔村

  新港村位于渌渚镇西南面,北临渌渚江,向南隔着富春江与桐庐相望。“有这样两条江在身边,鱼向来是我们的主打菜,而做鱼干自然成了村里的传统手艺。”一见面,村主任余章生分别指着两条江的方向如数家珍。

  新港村有着深厚的文化内涵,除了新港八景、东吴点将台、港东古造船遗迹、千年古樟树外,“九姓渔民”的故事更是让人啧啧称奇。

  “九姓渔民”的9个姓氏分别为陈、钱、林、叶、许、何、李、袁、孙,相传他们是元朝末年陈友谅的旧部。当年,陈友谅被朱元璋打败后,与一些得力将领被贬到富春江一带,以打鱼、撑排为生,人称“九姓渔民”。

  尽管现在大部分渔民早已上了岸,但新港村至今仍有二十几户人家从事捕鱼行业,“鱼多了吃不完,除了拿去市场上卖,这个时节大家都会做些鱼干,以备春节时食用”。

  打造群众精神家园

  新港村文化礼堂建设项目总投资近30万元,建设内容包括大礼堂翻新、文化长廊展陈及文体活动室、农家书屋、“春泥计划”活动室、道德讲堂、文化讲堂等活动场所增设。

  新港村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底蕴,着力打造“富春江上第一渔村”,通过充分挖掘渔文化资源、村庄历史沿革、历史名人、历史故事,恢复新港新老八景等历史文化内容,将文化长廊分成村干部风采、寿星榜、学子榜、孝悌榜、名人榜、历史沿革、春江如画等10个榜单。这些内容的展陈,很好地展示了新港村的深厚历史文化和新农村建设成果,不仅让村民感受到文化礼堂的魅力所在,更让村民直接享受到新农村建设带来的成果。

  结合文化礼堂建设,新港村开展了各类文明评比活动,挖掘村内好媳妇、好婆婆、好母亲、能人志士、优秀学子等典型代表,切实体现以孝为先、邻里互助、家庭和睦、村民和谐的文明乡风,营造崇德尚善、勤奋进取的良好风尚。同时,文化礼堂日渐成为新港村各类文体队伍训练、表演及群众娱乐活动的集聚地。文化礼堂建成后,新港村积极举办、承办了“贯彻‘十八大’,‘两富’奔小康”文艺晚会、渌渚新港之夜——翁仁康莲花落文艺晚会、敬老礼仪、送戏下乡等大型活动,进一步丰富了农村精神文化生活,打造农民群众精神家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