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新闻资讯 News

联系我们

席协会联系方式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乡镇街道

场口镇党委书记王龙华:来年,立山畈必将重飘稻花香


2012-05-31 来源:信息中心

 如何解决农田大面积抛荒问题?如何完善农业基础设施,走上规模化经营路子?如何唤起农业发展活力,让农业产业化走进“春天”?随着“进村入企”大走访活动的深入开展,一连串牵动着场口百姓的难题终于有了解决之道。

    正如场口镇党委书记王龙华承诺的那样:来年,立山畈必将重飘稻花香。

问题:农田抛荒、基础设施薄弱,阻碍农业发展

    立山畈,富春江冲积平原,连片水田面积约3500亩,土地肥沃,曾是富阳著名的产粮大区。这个区块曾以发展珍珠养殖为主,后因珍珠养殖市场不景气,出产的珍珠品质又不高,逐渐被村民抛荒,农田逐渐荒芜。看着农田大面积抛荒,村民们又心疼又无奈,实现复耕成为了他们共同的心愿。

    除了农田抛荒,基础设施薄弱也是导致立山畈“农业帝国”没落的重要原因。立山畈优质的土壤、充足的水源,无污染的环境是吸引富阳市立山畈粮食专业合作社落后场口的因素之一。当初,合作社曾邀请专家现场踏看立山畈水稻种植条件,通过化验分析,发现立山畈非常适合种植优质无公害大米。2009年,合作社展开行动,在立山畈承包了700亩土地种植绿色无公害大米,后又发展成为种植富硒大米,富硒大米一经上市,不仅销量好而且价格高,效益非常可观。为进一步增加收入,向规模要效益,立山畈粮食专业合作社希望扩大承包面积,增加种植面积。

    然而,问题出现了。“这里连机耕路都没有,大型机器开不进去,排灌站也坏了,要种粮先得把基础设施建好。”村民曹宝堂说。王龙华在多次走访、接触百姓时了解到,由于相对落后和滞后的规划,立山畈农业基础设施薄弱,大型农器具根本无法发挥作用。且立山畈土地全部承包到户,租赁工作难度较大。

解决:对症下药,让立山畈走上规模化经营之路

    走访中,王龙华听到最多的民声便是:“王书记,可不可以将立山畈好好发展起来啊。”

    “百姓急,我更急啊。”王龙华说,第一次走访结束回到镇里,他立马召集农业分管领导及农业线上人员再一次前往立山畈,通过实地考察走访的方式研究发展对策。

    经连续多日的研究,发现农田抛荒的最大原因是农村农业劳动力大量减少,劳动力严重不足。因此,王龙华决定从问题根源着手,对症下药。他认为,解决立山畈如此大面积的农田抛荒问题必须发展规模农业,依靠农业龙头企业,通过土地流转机制,把分散在村民手中的承包田通过土地流转形式由农业龙头企业统一管理,进行集约化经营,走规模化经营的路子。

    由于前期调研充分和尊重村民的意愿,第一期土地流转工作十分顺利,仅一周时间,立山畈200亩土地100多户承包户全部与合作社签订了承包租赁合同,为下一步复耕,向规模要效益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在基础设施方面,场口镇将加大农业基础设施改良建设力度,完善道路、排灌设施、电网等基础设施建设,降低农业生产成本。同时,镇农业公共服务中心积极帮助合作社会引进高科技品种和先进种植经验,联系上级科研机构,前往立山畈进行现场指导,帮助农民走上科技种粮道路,提升粮食品质。

    效果如何,还需要时间来考验,但是至少行动开始了。省委副秘书长张才方对王龙华的解决之道给予充分肯定。他批示道:这是一种正确的导向,体现了正确的执政理念,应当倡导这样一种走进矛盾、沉下身子、直面困难的精神。特别值得称道的是浮躁喧嚣中,对农业的执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