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经济发展

   

2015年,富阳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高举“工业兴区”大旗不动摇,适应新常态,抢抓新机遇,牢牢把握“转型升级、城市治理、法治建设”三大中心任务,克难攻坚,开拓创新,经济社会保持平稳健康发展,较好地完成了“十二五”规划和十五届人大四次会议确定的各项预期目标任务。

 

一、综合

经济总量。经初步核算,全年全区实现生产总值643.5亿元,增长9.3%。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42.2亿元,增长1.9%;第二产业增加值315.4亿元,增长5.7%;第三产业增加值285.9亿元,增长16.2%。三次产业结构由上年的6.6:52.7:40.7调整为6.6:49.0:44.4。按户籍人口计算人均生产总值 96475元,增长8.6%,按2015年平均汇率折算为15490美元。

财政收支。全年实现财政总收入91.6亿元,增长0.5%,其中一般公共预算收入54.3亿元,增长3.8%。全年一般公共预算支出69.0亿元,增长12.6%。

市场物价。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比上年上涨1.1%,服务项目价格上涨2.3%。从八大类商品和服务项目价格看,食品类上涨2.0%、烟酒类上涨3.3%、衣着类上涨1.0%、家庭设备用品及维修服务类上涨2.5%、医疗保健和个人用品类价格上涨7.3%、交通和通信类价格下降4.1%、娱乐文化教育用品及服务类上涨0.2%、居住类价格上涨0.2%。农业生产资料价格上涨0.8%。

 

二、农业、新农村建设

农业生产。全年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59.8亿元,增长6.1%。粮食播种面积27.0万亩,下降3.2%。粮食产量11.9万吨,下降1.4%。猪牛羊禽等肉产量57120吨,禽蛋产量8757吨,蚕茧产量1961吨。

农业产业化。建成粮食生产功能区2.86万亩。年末全区农业龙头企业达130家,其中杭州市级以上57家,实现销售收入60亿元。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社587家。各类名牌农产品72只,其中杭州市级以上35只。

农业生产条件。全年投入水利建设资金6.9亿元。年末全区拥有农业机械总动力44.0万千瓦。年末耕地有效灌溉面积22.2千公顷。全区各类水库151座,除险加固病险水库4座、山塘33座。

新农村建设。洞桥镇文村、新登镇秉贤村、场口镇东梓关村、大源镇大源村等 “浙派民居”、“杭派民居”试点成效显著。全年投入“富春山居美丽乡村”建设资金3.7亿元,建成“富春山居美丽乡村”精品村10个,完成中心村培育建设30个。培训农民12627人,实现转移就业1091人。实施16个村的饮用水工程建设,各级投入资金1197万元,解决1.6万人的饮水问题。确定联乡结村项目276个,项目总投资7372万元,承诺资金1382万元,实际到位资金1382万元。

 

三、工业、建筑业

工业经济。全年实现工业总产值1602.2亿元,下降3.7%,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产值1301.7亿元,下降0.1%,占工业总量的81.2%。实现工业销售产值1591.5亿元,下降3.6%,其中规模以上工业销售产值1293.0亿元,与去年同期持平。规模工业产销率达99.3%,比上年上升0.1个百分点。

亿元企业。组建3家造纸企业大集团。年末全区工业产值超亿元企业222家(按独立法人计算),其中超100亿元企业1家,50亿元以上100亿元以下1家,20亿元以上50亿元以下9家,10亿元以上20亿元以

下10家。亿元企业实现工业产值1128.3亿元,占规模工业企业的86.7%。

企业效益。全区646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全年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246.3亿元,下降3.7%。实现利税89.6亿元,下降3.4%;实现利润55.4亿元,下降6.3%。

建筑业。全年实现建筑业增加值25.4亿元,增长11.7%。全区有总承包和专业承包资格的建筑企业130家,实现建筑业产值147.6亿元。全区除农户建房以外全社会房屋建筑施工面积1245.7万平方米,下降1.8%;竣工面积489.7万平方米,增长66.3%。

 

四、固定资产投资、房地产业

固定资产投资。全年固定资产投资完成403.8亿元,增长15.3%。其中,工业投资151.1亿元,增长7.7%;基础设施投资139.9亿元,增长140.3%。从投资结构看,第一产业投资0.8亿元,下降19.4%;第二产业投资151.1亿元,增长7.7%;第三产业投资251.9亿元,增长20.7%。

房地产业。全年房地产开发完成投资97.0亿元,增长1.2%。房地产住宅施工面积263.1万平方米,增长2.4%。商品房销售面积59.3万平方米,增长4.6%。其中住宅销售55.8万平方米,增长10.9%;实现销售额70.5亿元,增长18.9%。

 

五、商贸、旅游

消费需求。宝龙城市广场投用。全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额198.0亿元,增长16.0%。分行业看,批发零售业零售额178.1亿元,增长17.6%;住宿餐饮业零售额19.9亿元,增长3.0%。分区域看,城镇零售额135.8亿元,增长16.4%;农村零售额62.2亿元,增长15.0%。新建(改建)农贸市场3家,年末全区商品交易市场达40个,其中年成交额超亿元市场15个。

旅游业。年末全区有旅行社20家;星级饭店12家,其中五星级2家。A级景区6个,其中4A级景区4个。全年共接待国内游客949.6万人次,增长19.1%。实现国内旅游收入83.1亿元,增长18.4%。接待入境旅游者1.7万人次,创旅游外汇收入479.8万美元,下降27.0%。各主要旅游景点接待游客458.0万人次,下降2.0%。旅游景点门票收入14688万元,增长6.6%。全年实现乡村旅游收入43293.6万元。

 

六、对外经济

内外资利用。成功引进中国智慧体育产业基地、首创奥特莱斯、龙晖水上乐园、中民筑友等一批优质项目。全年新批外商投资项目18个,实到外资28212万美元,增长9.9%。全年内资项目(杭外)52个,比上年减少16个,内资项目(富外杭内)25个,比上年减少9个;实到内资(杭外)67.0亿元,增长16.5%,实到内资(富外杭内)21.0亿元,下降17.1%。举行首届富商大会,引进浙商创业创新资金33.0亿元。

进出口。全年完成进出口总额28.6亿美元,增长0.9%。其中自营出口15.1亿美元,增长10.5%;自营进口13.5亿美元,下降8.1%。全年完成境外投资项目10个,总投资3060万美元。

七、交通、邮电通讯

交通建设。拆除320国道中村收费站。杭富城际铁路试验段和都市高速(绕城西复线)中埠枢纽节点工程动工建设,杭黄高铁等重大交通项目加快推进。320国道至富阳大桥连接线、富春江第一大桥加固工程基本完工。年末全区公路通车里程1948.3公里,其中境内高速公路里程37.3公里。全年全社会货物运输量1059.8万吨,下降5.4%。其中公路运输704万吨,下降8.6%;水路运输355.8万吨,增长1.4%。全年货物周转量148013.8万吨公里,增长6.4%。其中公路货物周转量101756万吨公里,增长8.8%;水路货物周转量46257.8万吨公里,增长1.4%。全年完成公路旅客运输量1640万人次,下降5.7%;公路旅客周转量78566万人公里,下降13.4%。

邮电通讯。全年邮电业务收入94908万元,增长0.4%。邮政特快专递业务112.3万件,下降1.5%。年末全区固定电话用户12.4万户,下降11.7%。年末全区移动电话用户 86.4万户,增长3.2%。全区电话普及率为147.9部/百人。全区国际互联网用户18.9万户,增长8.1%。

八、金融、保险

金融。新引进3家银行机构,设立中小企业金融管理中心和金融服务中心。年末全区金融机构本外币存款余额878.18亿元,增长0.2%;本外币贷款余额968.71亿元,增长8.7%。人民币贷款中,短期贷款余额633.35亿元,增长4.5%;中长期贷款余额298.47亿元,增长16.1%,其中住户中长期贷款余额138.10亿元。

保险。全年保险费收入55826万元,增长17.0%。其中财产保险费收入29424万元,增长19.9%;人身保险费收入27258万元,增长14.0%。全年各类保险赔款与给付支出21579万元,增长24.2%。

九、教育、科技

教育。富春八小、高教园浙江中医药大学建成使用。年末全区有23个乡镇(街道)成为省和杭州市教育强乡镇,覆盖率达95.8%。全区学龄儿童入学率100%,初中入学率100%,初中升高中段比例99.94%,高等教育毛入学率61.12%。全区共有幼儿园88所,在园幼儿24131人;小学44所,在校学生44988人;普通中学22所,在校学生32136人。中等职业学校(机构)2所,在校学生7464人。民办学校在校学生6299人。全年普通中小学新增校舍4.23万平方米。年末拥有专任教师5198人,中小学校每位教师负担学生14.84人。

科技创新。年末全区杭州市级以上高新技术企业研发中心97家,其中省级以上35家。年末全区累计被认定高新技术企业193家,其中国家级115家。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新产品产值491.9亿元,增长11.2%,新产品产值率达37.8%,比上年提高3.8个百分点。规模以上高新技术产业实现销售产值402.2亿元,增长6.0%。全年组织实施各类科技计划项目203项,其中国家级1项,省级108项。全年专利申请3270项,专利授权3465项;技术合同交易(吸纳)200项,总金额15616万元。全年引进非富阳籍各类人才1597名。年末全区拥有各类专业技术人员55264人,增长5.5%,其中具有中高级职称的14209人,增长4.2%。

十、文化、卫生和体育

文化、广播电视、新闻出版、档案。完成富春山馆主体工程,建成抗战胜利浙江受降纪念馆。成功举(承)办浙江社会各界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郁达夫烈士殉难70周年等活动。创建3个省文化示范村(社区)。新建农村文化礼堂34个。全年越剧团国内演出98场次,观众19.6万人次。区广播电台每日播音17小时,区电视台每日播出18小时。有线电视用户21.42万户,数字电视用户21.37万户。《富阳日报》全年出版300期,日发行2.6万份。区图书馆藏书433千册(件),书刊外借77.6万人次。全区县级以上文物保护单位81处(群),其中省级以上5处(群)。年末馆藏全宗档案196个,案卷档案110486卷。开放馆藏全宗档案84

个,案卷档案25424卷。

医疗卫生。区医卫中心、区妇保院住院大楼建成使用。年末全区有各类医疗卫生机构497个,医疗床位2945张;其中医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42个,医疗床位2315张。拥有各类专业技术人员4244人,其中执业医师1740人,执业助理医师296人,注册护士1858人,药剂人员232人,检验人员118人。全年完成无偿献血13682人次,其中流动献血6999人次,献血总量273.6万毫升。全区儿童“五苗”接种率96.91%,“四苗”接种率97.21%,婴儿死亡率2.66‰。计划生育率95.88%。

体育。举办区第八届全民运动会,承办滑翔伞世界杯、全国业余铁人三项等国际国内赛事,15所学校体育场地对外开放。全年举办各类群众性体育比赛82场,参赛运动员4万人。全区共有体育场馆10个,健身苑点569个。全年新建健身苑点20个、篮球场15个、乒乓球室10个。农村健身设施覆盖率达100%。体育设施达到省级标准行政村276个,体育强乡镇24个。全年我区共获得杭州市级以上各类奖牌137枚,其中金牌52枚、银牌41枚、铜牌44枚。

十一、人口、人民生活、社会保障、救济福利

人口。年末全区户籍总人口66.8万人,增长0.3%。出生人口5911人,出生率8.9‰; 死亡人口3856人,死亡率5.8‰,自然增长率3.1‰。登记在册的流动人口数16.49万人,增长5.7%。

居民生活。全年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3510元,增长8.9%;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5010元,增长9.5%。全区私人汽车拥有量97673辆,增长3.5%,全区每百户家庭拥有私人汽车45.4辆。

就业。年末全社会从业人员48.46万人,其中私营个体从业人员24.79万人。全年新增就业岗位15687个,就业安置人数24700人;帮扶5826名城镇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其中就业困难人员1798名。年末全区城镇登记失业人数7964人,城镇登记失业率2.54%。

社会保障。年末全区参加养老保险人数达445052人,比上年末净增3127人,机关事业单位、企业职工、城乡居民养老保险人数分别达25234人、345789人、74029人。工伤保险264369人,减少9468人。生育保险168040人,净增2674人。基本医疗保险262672人,净增12908人。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419948人,参保率99.83%。失业保险189454人,净增2653人。社保基金累计积余53.89亿元。年末全区住房公积金缴存登记单位1757户,职工70021人。2015年公积金归集总额85292.6万元,发放公积金个人住房贷款1959户,贷款总额90895.3万元,支持职工购房面积22.3万平方米。

救济福利。全区最低生活保障人数9805人,其中城镇316人。年末全区敬老院12所,供养老人490人。福利院1所,床位186张,收养婴幼儿童31人,老人9人。社区服务设施291个。共有“五保”对象466人,集中供养466人,集中供养率100%。全年区慈善总会共支出各项救助款3230.6万元。

十二、城市建设、资源灾害、环境保护和社会安全

城市建设。金秋大道完成改造。年末主城区建成区面积达25.3平方公里,市区道路长度180公里。全年全社会用电69.3亿千瓦时,下降2.5%,其中城乡居民生活用电6.1亿千瓦时,增长6.0%。全年城区供水总量5397万立方米,市区管道煤气用户达9.6万户。市区营运公交车辆287辆,客运总量3102万人次,出租车269辆。年末实有公园21个,公园面积473.73公顷。年末市区园林绿地面积994.73公顷,市区公共绿地面积488.48公顷,人均公共绿地面积12.47平方米,建成区绿化覆盖率40.5%。

资源灾害。全区总供用水量14270万立方米。耕地面积42.5万亩,其中基本农田36.5万亩。完成造林面积9725亩,其中人工造林1725亩,更新造林3000亩。全区森林覆盖率62.91%。全区各类自然灾害造成直接经济损失4400.6万元,农作物受灾面积1754.4公顷

城乡环境。启动“城区零直排区”建设,城市污水处理厂四期和第二批126个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程开工建设。全年工业废水排放量12317万吨。城市污水集中处理率达到86.69%。全年空气优良天数302天,优良率达82.7%。主要水系监测断面三类以上比例100%。生活垃圾收集、无害化处理率100%。建成国家级生态乡镇(街道)19个,省级生态乡镇(街道)1个、杭州市级生态乡镇(街道)4个。创获国家级生态区。

节能减排。实施大气污染防治行动,淘汰黄标车3137辆,淘汰和改造锅炉579台,整治可视烟囱94支,主城区基本建成“无燃煤区”。单位GDP综合能耗下降率完成上级下达任务。化学需氧量和二氧化硫排放分别降低3.19%和6.11%,氨氮、氮氧化物排放分别降低22.31%和17.2%。

安全生产。全区共发生各类安全生产事故278起,下降6.1%。死亡82人,与去年同期持平,其中交通事故死亡人数65人,下降14.5%。直接经济损失612.8万元,下降3.1%。